財務模型建構學習計劃

我們從2019年開始這個項目。當時發現很多人想學財務建模,但市面上的課程要麼太學術,要麼太零散。所以決定做點不一樣的——專注實務應用,從真實案例入手。

我們的發展歷程

2019年8月

計劃啟動

最初只有三個人的小團隊。租了一間小辦公室,設備簡陋。第一期學員只有12個人,但每個人都得到充分關注。那時候我們手把手教,課後還會一起討論到很晚。

2021年3月

課程體系成型

經過一年多的調整,我們終於找到了節奏。開發出三個不同難度的模組,從基礎財務報表分析到複雜的估值模型都涵蓋了。這一年培訓了80多位學員,收到的反饋讓我們知道方向對了。

2023年1月

擴展實務項目

開始跟幾家中小企業合作,讓學員參與真實專案。這改變了很多事情。學員不再只是做練習題,而是處理真正的業務問題。有個學員甚至幫一家傳統製造業建立了整套預算系統。

2024年9月

引入進階工具

市場變化很快,我們也得跟上。新增了Power BI和Python的財務應用模組。說實話,一開始有些學員覺得太難,但堅持下來的人都說這些技能讓他們工作效率提升不少。

2025年至今

持續優化中

現在我們的重心是讓內容更貼近實際需求。計劃在2025年9月推出產業專項課程,針對零售、製造、科技等不同領域的財務建模特點。同時也在想辦法讓學習過程更靈活——不是每個人都能按固定時間上課。

林俊宏學員照片

林俊宏

財務分析師

2022年春天參加的課程。當時在一家貿易公司做會計,覺得工作有點卡住了。學了三個月財務建模後,開始嘗試優化公司的成本分析流程。後來被調到財務部門,現在主要負責預算規劃和績效追蹤。

後續發展

2024年初升職,薪資有所提升。最近還被邀請參與公司併購案的財務評估工作。偶爾會回來跟新學員分享經驗。

陳雅琪學員照片

陳雅琪

創業者

我是2023年6月來上課的。經營一家小型電商,財務一直是弱項。報表看得懂,但不知道怎麼用數據做決策。課程裡學到的現金流管理和產品獲利分析對我幫助很大。

實際應用

現在每個月都會更新財務模型,追蹤各產品線表現。去年申請貸款時,銀行對我準備的財務預測很滿意。雖然生意還在摸索階段,但至少心裡有底了。

黃淑芬學員照片

黃淑芬

專案經理

2021年底報名的進階班。在科技公司管專案,常需要評估新產品的可行性。以前都是憑經驗和直覺,數據支撐不夠。學了估值和情境分析後,提案說服力明顯變強。

長期收穫

這兩年主導了幾個新產品開發案,用財務模型幫團隊釐清投資回報。最近公司內部開始推廣財務思維,我也被找去協助培訓其他PM。持續在應用課程學到的方法。

常見學習困境與解決方式

學員進行財務建模實作練習
基礎問題

公式很多記不住,實作時總出錯

這是最常聽到的抱怨。很多人以為財務建模要背一堆公式,其實不是這樣。重點是理解邏輯。

  • 1 先從簡單的三大報表關係開始。資產負債表、損益表、現金流量表怎麼互相牽動,弄清楚這個就解決一半問題。
  • 2 我們提供模板檔案,裡面有註解和邏輯說明。照著做幾次,自然就記住了。不用死背。
  • 3 建議每週至少練習兩次。可以拿自己公司或感興趣的公司財報來試試看,比做假設題有意思多了。
  • 4 遇到卡關隨時問。我們有線上討論群組,通常幾小時內就有回覆。有時候只是小細節沒注意到而已。
了解課程細節
實務應用與案例練習
進階困擾

學了理論但不知道怎麼用在工作上

這個問題其實更常見。很多人覺得課堂練習跟實際業務差很多。確實,真實情況總是比較複雜。

  • 1 可以帶自己工作中的問題來討論。我們會一起看怎麼把學到的方法套用到你的情況裡。每個產業有自己的特性,需要調整。
  • 2 課程後半段會有產業案例分析。零售、製造、服務業的財務重點不太一樣,我們會分別講解。
  • 3 建議先從小地方開始改善。比如優化現有報表格式,或是建立簡單的趨勢追蹤。不用一次做太複雜的系統。
  • 4 結業後還可以回來旁聽或參加定期聚會。很多舊學員會分享他們的實作經驗,這些經常比教科書更實用。
時間規劃與學習節奏
時間管理

工作忙碌,擔心沒時間完成課程

這個我完全理解。大部分學員都是上班族,時間確實有限。所以我們設計上盡量考慮彈性。

  • 1 課程錄影會保留六個月。錯過直播可以之後補看,速度還能自己調整。有人喜歡1.5倍速看完再回去細看重點。
  • 2 作業沒有硬性截止日。當然按進度跟最好,但真的太忙就晚點交也沒關係。我們看的是你有沒有真正吸收,不是趕時間。
  • 3 建議每週至少空出三到四小時。可以分散在不同天,不一定要連續。通勤時間也能拿來看影片或複習筆記。
  • 4 如果真的忙不過來,可以跟我們討論延長學習期限。重點是持續進步,不是硬撐著趕完。
查看學習資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