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泰昌
電商營運經理原本只會看基本報表,參加課程後學會建立完整的電商財務模型。現在能自己分析不同行銷通路的ROI,用數據說服老闆調整預算配置。今年Q1的廣告效益提升了40%,省下來的錢投入新產品開發。
我們整理了從基礎到進階的財務模型建構資源,不只有理論框架,還包含實際案例拆解和工作表模板。這些資料都來自真實專案經驗,能幫你少走很多彎路。
從損益表到現金流量表的完整連結邏輯,包含常見錯誤和修正方法。用台灣製造業實例說明如何處理存貨週轉和應收帳款。
DCF、可比公司法、交易法的實際應用案例,涵蓋科技業到傳統產業。每個模型都附上假設邏輯和敏感度分析方法。
年度預算、專案預算、部門預算的Excel模板,可以直接套用調整。包含滾動預測和情境分析的設定方式。
比率分析、趨勢分析、同業比較的計算工具和判讀標準。用真實公司數據示範如何發現營運問題。
NPV、IRR、回收期的實務應用,包含資金成本計算和風險調整方法。附有設備採購和擴廠評估案例。
財務簡報、投資備忘錄、董事會報告的結構範例。學習如何用圖表說故事,讓非財務背景的人也能理解。
我們挑選了幾個代表性案例來說明不同情境下的建模方式。這些都是脫敏處理過的真實專案,保留了核心邏輯和常見挑戰。
某連鎖飲料店計畫從15家店拓展到50家。模型需要考慮展店速度、區域差異、供應鏈成本。我們示範如何設定成長曲線和損益兩平點分析。
傳統工廠考慮引進自動化設備,初期投資3000萬元。透過五年期模型評估人力成本節省、產能提升效益,並進行敏感度測試來應對訂單波動風險。
軟體訂閱服務的收入預測邏輯完全不同於傳統產業。案例說明如何處理客戶獲取成本、流失率、終身價值等關鍵指標,建立合理的成長假設。
在投資銀行和企業財務部門累積15年經驗,處理過上百個建模專案。現在專注於培訓和顧問工作,希望把這些實務技能傳承給更多人。
很多人拿到任務就開始建表,結果做到一半發現方向錯了。花時間跟需求方確認用途、決策時間點、需要的細節程度,能省下很多返工的麻煩。
成長率不能憑感覺填數字。去找產業報告、同業財報、歷史趨勢,建立可以說服別人的邏輯。記得標註資料來源,半年後重看時才知道當初怎麼想的。
你的模型八成會被其他人接手或修改。用一致的格式、清楚的顏色標示、簡單的公式邏輯。複雜的計算另外寫在工作表裡,主頁面保持乾淨。
沒有人能準確預測未來。與其糾結某個數字是12%還是13%,不如建立樂觀、基準、悲觀三種情境,讓決策者了解可能的範圍和風險。